米哈游到处“碰瓷儿”,大家却都拍手叫好
最近米哈游在打击内鬼上可以称得上“忙得飞起”。
先是米哈游法务部账号发布了打击内鬼专项活动的最新成果,在圈内引发了一阵轰动。传播《原神》《崩坏:星穹铁道》未公开游戏内容的徐某某被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,这也是米哈游追责的众多内鬼中首次涉及刑事责任的案例,也因此引发了游戏业界的广泛关注。米哈游法务部也同时公布数据,截至目前已累计对超过260名泄密者进行追责。
而几乎是在同一天,米哈游起诉腾讯QQ也受到不少玩家和业内的关注,腾讯QQ官方最终下场回应表示“系米哈游因自身民事诉讼需要,希望调取相关QQ用户资料”。结合米哈游法务部在公告中提及QQ频道中相关的泄密事件,我们可以推测这大概也是米哈游打击内鬼所需要走的正常流程。
米哈游苦内鬼久矣
事实上米哈游为揪出内鬼起诉其他公司并不是什么稀罕事,早在2021年起,米哈游就多次起诉过B站,同样是在走正规法律程序的需要,B站也相当配合,让不少泄密者无所遁形。
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,B站都是国内米哈游内鬼非常爱选择的爆料平台,只要搜索游戏名+爆料,总能搜出不少或真或假的爆料信息,显然米哈游不会轻易放过这些内鬼嚣张的气焰。
比如就在最近,一条标题为《我被米哈游起诉了,要求赔偿10万》的视频登上了B站首页,视频发布者“Ruaioi”并不是什么知名UP主,却收获了165万次播放及近6万条弹幕,而这些弹幕中占比最多、铺天盖地的只有两个字:受着。
这位仅有500粉丝、名不见经传的小UP在两年前,曾经转发过两条视频,提前爆料了当时尚未实装的《原神》4.1版本剧情,并将关键信息直接写在了标题,剧透了个干干净净。
Ruaioi的这两条视频都在一周左右就因违规被下架,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,没想到两年后接到了米哈游的一纸诉状,这一次发视频既是求助,也是公开道歉认错,向米哈游展示自己的诚恳态度。
而就在他这一条视频旁,赫然还有几条米哈游起诉其他内鬼的类似推荐,时间从2023年至今年年初不等,或许就像评论区的一位网友说的那样“不是你被起诉了,而是排队排到你了”,可见米哈游从未放弃过对内鬼的打击。
米哈游法务部所提到的已追责内鬼260人,这其中恐怕还不包括远在国外的“外鬼”。没错,即便内鬼远在海外,也无法逃避米哈游的追责。外网此前有一名著名舅舅党“UBatcha”,凭借爆料信息准确内容量大,一时风头无两,每次发布动态都能在全球《原神》玩家中引发广泛关注,但米哈游并没有放任他嚣张太久,一纸传票,最后这位传奇舅舅也只能落得个删号跑路的结局。
之所以米哈游对打击内鬼如此上心,正是因为米哈游深知其危害,在一次前瞻直播中,米哈游编剧烧鸡就曾直言过,提前泄密将一些本该美好的进程粗暴的打断,非常消磨玩家对游戏的期待与兴趣,同时一些断章取义、别有用心的泄密方式,很容易对玩家造成误导,引发负面舆论,让玩家社区氛围变差,更不必说铺天盖地的爆料内容中真假掺半,有不少还牵扯到了诈骗风险,直接损害玩家的利益。
也正因这一系列雷霆手段,让米哈游打击泄密案例入选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典型,同时还被CCTV2财经频道当做典型案例报道,对整个二游圈里想靠这种不正当手段吃饭的人都起到了警示作用。
内鬼是二游圈里的老大难
内鬼问题并非米哈游一家独有,它如同蔓延在整个二游领域的传染病,让众多游戏厂商都深陷其中,并且越是热门的人气游戏,内鬼问题就越严重。就拿《明日方舟》来说,在今年七月,有人在 4chan 上贴出大量截图,内容包括即将在夏活版本登场的限定角色立绘、全新角色立绘、限定皮肤以及PV画面等核心内容,甚至详细披露了与人气少女乐队企划“Ave Mujica”的联动细节。
消息传出,瞬间引发轩然大波,并迅速扩散到了国内微博等平台,尽管帖子很快被删除,但消息已如脱缰野马,难以收回。而这并非鹰角网络首次遭遇此类事件,算上新年限定干员 “余” 的人事部简历泄露,以及周年庆支付宝联动活动提前发布,这已经是鹰角今年的第三起泄密事件了,不仅营销计划全部被打乱,还被玩家戏称为“大漏勺”,甚至对厂商开始产生不信任感。
而另一款人气二游《鸣潮》同样未能幸免。新角色弗洛洛的实机画面被提前三个月曝光,不仅打破了玩家的期待感,还在社区中引发了一场是官方营销还是内鬼所为的激烈论战,严重影响了游戏社区的氛围。
终于在今年4月,库洛游戏的一纸通告给这件事画下了定论,内鬼为内部AKI 运营-分析支持组员工熊某,其利用职务之便,将鸣潮项目未上线内容泄露给外部人员,致使这些泄密信息在互联网平台广泛传播。最终库洛辞退了涉事员工,并移交公安机关展开调查。
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,比如曾有一款以全女角色为卖点的《蓝色星原》就因被内鬼爆料游戏内的男角色信息,而被玩家炎上,甚至引发了男女对立的严重舆论问题。从这些例子也不难看出,本该精心铺垫后端出的大餐被内鬼糟蹋成了速食,本可以根据玩家反馈慢慢修改的初版人设被恶意放出煽动舆论,无论是对玩家还是游戏厂商来说,都是种灾难,可以说没有哪家二游公司是对内鬼问题不头疼的。
为何二游内鬼屡禁不止?
对内鬼态度零容忍的不止米哈游一家,比如前文提到的《明日方舟》夏活泄密事件,鹰角就为了抓到内鬼,对每位提供溯源信息的玩家都给于了1000元奖励,可以说下了大手笔,而《鸣潮》的例子也足以证明游戏厂商想要抓住内鬼的蛛丝马迹是非常容易的,做内鬼根本逃无可逃,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铤而走险,偏要做内鬼呢?
原因无非就是一个利字。虽然玩家们普遍对被剧透这种事深恶痛绝,但人总是会对“内幕”这种事有好奇心的,提前得知游戏未来版本内容时收获的快感,尽管短暂,也会让原本该更精彩的内容变得索然无味,但还是有不少人难以抵御这种粗暴的快乐,甚至诞生了各大游戏“内鬼吧”这样交流小道消息的平台。
而只要有市场,就有利益,就不断有人会铤而走险。也因此,内鬼爆料一事不止发生在二游圈,在其他类型的游戏,甚至是车、数码产品,也屡见不鲜,只是因为二游的盈利点普遍依赖角色抽取,玩家们对游戏角色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,自然也就对新角色的消息更加有兴趣,也就被内鬼群体给盯上了。
如此一来,不管厂商们以怎样严厉的态度杀鸡儆猴,恐怕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扼制内鬼的气焰, 而无法彻底斩草除根。或许也是明白这个道理,各家厂商在不断表明坚定态度的同时,也在努力提升着自己的保密措施,比如更严格的涉密职员选拔,以特殊手段才能看见的身份识别水印等等。
但这些措施也只是杯水车薪,想要真正将内鬼扼杀在源头,厂商的单方努力是远远不够的,还需要玩家去理解内鬼爆料的危害,理解这是对自身游戏乐趣的损坏,去自觉抵制非官方爆料,不去看,不传播,内鬼就会变成无水之鱼。
虽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等到这一天,但在近几次内鬼打击案例中,玩家们普遍保持着拍手称快的态度,证明有越来越多的玩家已经觉醒,内鬼的“生意”也许要越来越难做了。